近來,有市民經過智慧海都渠道報料稱,福州市永泰縣梧桐鎮中埕村的永泰大聖新資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聖公司」),自本月以來,在施工過程中,一向往外排放出產廢氣,導致鄰近湯埕村、埔埕村等地的鄉民連續數日都在刺鼻的煙霧中度過,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正常日子。
大聖公司大門外景那麽實際狀況究竟是怎樣的?
是否真如鄉民所反映的廢氣讓他們無法正常日子?
5月17日海都記者趕到永泰現場查詢鄉民稱晚上睡覺都會被臭醒「真的太臭了,晚上睡覺都要關著窗戶,而且這樣還沒用,還是會被臭醒。」當被問及前幾天的狀況時,永泰縣梧桐鎮湯埕村服務站門前的鄉民對記者訴苦道。
根據鄉民的描述,大約從「五一」假日開端後,每當大聖公司工廠開工,湯埕村裏便會四處彌漫著類似「燒纖維廢物袋」的滋味。而爾後的半個多月時間裏,湯埕村的鄉民終日被這股難聞的「怪滋味」所困擾,甚至有少數鄉民因長時間吸入這種氣體,而呈現了嘔吐的癥狀。
居民口中所說的排放氣體的「煙囪」
記者在村中詢問了六七戶鄉民,從他們口中得知,大聖公司大約在兩年前開端建造,這個工廠所出產的,是一種紅磚一類的建築資料。
按照鄉民的話說,在大聖建廠完畢後,剛開端的時間裏,工廠所排放的氣體「就有一點滋味了,但那時還不至於令人作嘔」,但本月以來,狀況有了改變,燒焦、刺鼻的滋味替代了本來的滋味。
在湯埕村村委會門口,記者見到了村支書俞書記,他也證明了鄉民的說法。他還告知記者,五月以來,湯埕村以及周邊的浦城村、石梯村的鄉民都曾前往該工廠,要求工廠暫停出產,現在工廠正處於停產狀況。
周邊果農反映種在山上的果樹開端大幅減產在采訪過程中,湯埕村的鄉民還告知記者:「隨著工廠氣體的排放,工廠周圍山上所栽培的果樹都開端掉葉子,甚至不結果了。」
記者又來到埔埕村,在當地鄉民的帶領下,來到了鄉民的果園中查看現場狀況。
經過鄉民介紹及實地探訪,記者看到,大聖公司的廠房坐落兩座山的山溝之間,而周圍兩座山上,是周邊壽山村、埔埕村、石梯村和中埕村的鄉民所栽培的經濟作物,有青梅、茶油、板栗、橄欖等。
沿著山間小路向山上走去,記者能夠看到山路兩邊和山上所栽培的部分果樹都有掉葉的現象,有的樹木的枝葉甚至已悉數掉光。
鄉民指向掉葉子的果樹據鄉民介紹,上述四個村的鄉民依靠山上的果樹,一年的收入多則七八萬元,少則一兩萬元左右。埔埕村一位鄉民告知記者,自從上一年工廠投產以來,自己的果樹便有所減產,「原先一棵青梅樹能夠結兩三百斤的果子,從上一年開端就只剩下二十多斤,而本年恐怕顆粒無收」。
「大聖」主營建材產品回絕記者進入采訪記者欲前往永泰大聖新資料科技有限公司,向有關負責人了解狀況,當記者驅車至公司門口時,公司門衛將記者的采訪車攔下,並表明只要撥通公司負責人電話與之聯系往後,方可進入。
在外部拍攝的大聖公司內部廠房在永泰縣人民政府官網上,記者查詢到了如下的介紹:梧桐鎮埔埕村永泰大聖新型建材基地項目(一期)建造用地81.59畝,總建築面積約4.9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29億元,項目二期規劃建造用地約120畝,規劃為裝配式出產基地。該公司產品主要以頁巖磚、多孔磚、青磚青瓦為主,選用技術革新和環保處理,將大量的建築、工程棄碴廢物進行會集消納作為原資料,變廢為寶,出產出一系列綠色環保的仿古建材產品。
當晚,記者經過企查查網站查詢到了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聯系方式,然而當記者撥通電話後,對方卻回復記者「打錯了」,當記者再次撥打電話時,電話卻被對方掛斷。
記在企查查網站者看到,該公司的經營範圍的一般項目包括:新資料技術推廣服務;磚瓦製作;建築砌塊製作;輕質建築資料製作;磚瓦出售;建築砌塊出售;輕質建築資料出售;非金屬廢料和碎屑加工處理;新型建築資料製作(不含危險化學品);生態環境資料出售;建築資料出售(除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外,憑營業執照依法自主開展經營活動)。
大聖公司內所堆放的紅磚永泰縣生態環境保護局稱「怪煙」確定需待檢驗那麽為何選用技術革新和環保處理後,大聖公司竟然會排放出讓鄉民不適的氣體呢?記者來到永泰縣生態環境保護局了解狀況。
永泰縣生態環境保護局法律大隊一黃姓工作人員表明,鄉民此前確有反映工廠排放出讓人不適的白色煙霧。據其了解,公司現在已經被鄉民「逼停」。
他表明,鄉民所看到的白色煙霧是經過脫硫塔處理過的,至於為何會聞到令人不適的滋味以及呈現果樹落葉的狀況,則需等候質檢報告判定後才可知曉。
永泰縣生態環境保護局法律大隊稱,稍晚會有一個具體狀況的書面報告,但到17日24點,記者仍未收到所謂「書面報告」。